静物拍摄用什么测光
静物拍摄用什么测光
在各类摄影中,静物摄影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虽然静物摄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摄影者没有一定的摄影基础也是很难拍摄出非常优秀的静物作品的。在静物摄影中,测光是比较重要的一步,那么静物摄影如何测光呢?
一、测光模式
在静物摄影中,使用哪种测光模式,一般情况下是依据拍摄的主题内容、光源强度、拍摄角度、以及拍摄对象所处的环境等等因素来灵活决定的。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主要是采用点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
1. 点测光:点测光主要适合主题单一且占据画面面积较小,以及背景环境较杂乱时使用。对准主体亮处测光,则画面主体曝光不足而背景曝光过度;对准主体暗处测光,则画面主体曝光过度而背景曝光不足;而对准主体亮暗适中的地方测光,则主体和背景曝光比较合适。
2. 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测量画面中央大部分区域的曝光值,然后平均到整个区域。由于画面中央通常也是主体的位置所在,因此这种测光模式非常适合拍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央的题材。
二、测光技巧
对于很多专业的摄影师来说,在面对一个全新拍摄主题的时候,测光是第一步,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拍摄静物的时候,掌握一些基本的测光技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灰板测光:灰板是拍摄中常用的反光率为18%的反射物体,它既可以反射出黑色的物体(反射率0)也可以反射出白色的物体(反射率100)的影调。而自然界中的景物其反射光的强度通常在20%至70%左右,因此使用灰板进行测光所得的曝光值总是能够获得比较正确的中间调,同时也会使得画面的高光和暗部分显得比较正常。如果没有携带灰板,可以使用白纸来替代。使用灰板(或白纸)进行测光可以获得准确的曝光值,如果在阴天等漫射光线下拍摄白色物体时感觉曝光不准确的话,也可以通过灰板来获得准确的曝光值。
2. 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机内测光:对于数码单反相机来说,机内测光通常是通过镜头来测光的。由于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视角,因此相机机内所显示的画面会与实际拍摄的画面有所出入。因此如果使用相机的机内测光功能来测试被摄物体的曝光值的话,相机的机内测光功能与镜头的焦距有很大关系。通常镜头的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广,机内所能够获得的画面也就越大。但是对于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都可以换装不同规格的镜头,因此如果使用相机机内测光功能来测试被摄物体的曝光值的话,就需要根据所安装镜头的焦距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如果使用的是焦距为28mm的镜头进行拍摄的话,相机机内所显示的画面范围就相当于使用标准镜头的视角范围(即焦距50mm),因此可以将相机机内所显示的画面中心作为被摄物体进行曝光值的测试。但是如果使用的是广角镜头进行拍摄的话,由于相机机内所显示的画面范围只有原画面的中间部分,因此需要将被摄物体移至画面中心进行曝光值的测试。同时如果使用的是远摄镜头进行拍摄的话,可以将相机机内所显示的画面中心作为被摄物体进行曝光值的测试。
3. 使用独立测光表进行测光:独立测光表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测光设备,它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曝光值。对于专业的摄影师来说,使用独立测光表进行测光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使用独立测光表进行测光的时候,需要根据被摄物体的反光率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如果被摄物体是黑色的话,就需要增加1至2级的曝光量;如果被摄物体是白色的话,就需要减少1至2级的曝光量。在使用独立测光表进行测光的时候,也需要注意被摄物体所处的环境光线以及背景的反光率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如何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测光技巧来获取准确的曝光值以及实现拍摄的目的,以下将以一些实例为基础进行分析:
1. 拍摄白色瓷器:瓷器表面光滑且具有很强的反光性。在拍摄时应该使用灰板对瓷器进行测光后再进行拍摄。如果不小心使用了白纸来代替灰板的话就会很容易导致瓷器曝光过度从而影响画面的质量。
2. 拍摄黑色金属:金属表面光滑且具有很强的吸光性。在拍摄时应该使用灰板对金属表面进行适当的补光然后再进行拍摄。如果不小心使用白纸来代替灰板的话就会很容易导致金属曝光不足,使得金属表面显得暗淡无光。
3. 拍摄深色或浅色的透明物体:对于透明物体,我们需要使用灰板或白纸来测光,同时需要注意如何表现出透明物体的质感。在拍摄时可以将一个灰色物体放在透明物体的旁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曝光量。
4. 拍摄混合色调的静物:如果拍摄的静物是由多种颜色和质感组成的,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测光模式和测光点。例如,如果拍摄的静物中有一部分是白色且高光较强,那么可以使用点测光模式对准亮处进行测光,以保证亮处的曝光准确。